mg游戏试玩官网
mg游戏试玩官网
你的位置:mg游戏试玩官网 > 新闻动态 > 山东才女唐晓琳:北大毕业赴美深造,为何17年却从大桥一跃而下?

山东才女唐晓琳:北大毕业赴美深造,为何17年却从大桥一跃而下?

发布日期:2025-02-04 21:11    点击次数:168

2017年10月6号,在美国旧金山那座有名的金门大桥上,有个留着长发的亚洲女孩走来走去。她脸上满是愁容,好像心里装着很多事儿,但过往的路人却没一个察觉到她不对劲。

过了十几分钟,那个女孩突然间就跳下了金门大桥,没有一丝犹豫。

警察查过后知道,死者叫唐晓琳,她是北京大学2004级空间物理专业出来的留学生,现在在美国犹他州大学给空间物理系的教授Saveez Saffarian当研究助手。警察最后认定,唐晓琳是自己结束了生命。

【一、】

唐晓琳走了,这事儿让她的家人和同学都难以置信。在大家心里,唐晓琳一直是那个学习好、爱笑的女孩,怎么想都想不通她怎么会选择这条路。

唐晓琳在犹他大学读的是生物物理博士专业,她钻研的是非常有挑战性的RNA病毒课题。尽管这样,在7年的海外学习期间,她还是成功地在好几个世界顶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6篇论文。她的同学们都觉得,唐晓琳以后在这个研究领域里很可能会大有作为。

唐晓琳的几个中国同学说,唐晓琳的去世,大概是因为她的导师Saveez Saffarian给了她太大的压力。

这个同学亲耳从唐晓琳那儿听说,她老得半夜守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可辛苦了,经常忙到晚上10点都顾不上吃饭。就算她这么拼命,“导师对这个中国女生还是不太满意。”

这几个同学还发现,唐晓琳一自杀,她的导师就立马把团队里跟唐晓琳有关的资料都给删掉了。

这几位同学心里挺纳闷:“按常理说,学生要是自杀了,导师应该会立马在团队主页上悼念一下吧?再想到唐晓琳博士读了7年都没毕业,我们就琢磨,她导师为啥那么急着删她资料呢?是不是因为她读博时导师有啥做得不对的,心里有鬼啊?”

怀揣着这个疑惑,几位同学跑到学校,要求学校把Saveez Saffarian教授和唐晓琳近一年的所有邮件都拿出来,让他们看看,并且让学校解释清楚,为啥一直拖着不让唐晓琳毕业。同学们心里犯嘀咕,觉得这位导师在处理唐晓琳毕业的事情上,可能不太公正。

【二、】

唐晓琳1985年在山东烟台呱呱坠地。她爸妈都是工薪族,学历也不算出众,可他们的女儿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学习高手。

从小学起,唐晓琳就是别人家长常夸的“好孩子榜样”,成绩总是班里顶呱呱的。到了高中,就算是在女生普遍不太擅长的理科上,她也一直领先一大截,特别是物理这门学科,全校第一的宝座她坐得稳稳的,从没让人抢走过。

有些同样成绩拔尖的男生,私下里给她取了个昵称“小居里”,意思是只要有她在,他们就心甘情愿认输。

2004年,唐晓琳成功考入了北大空间物理系,这可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因为她特别想以后当个航天设计师。

空间物理学是探索太阳系,特别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空间里发生的物理事情和规矩,还有这些空间环境怎么影响我们在太空的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学科。唐晓琳学的专业,就是研究怎么使用太空飞行器,直接去观察和了解宇宙空间里的物理变化。

在北大,唐晓琳依然是个“学习高手”。老师布置的作业,她总是最先搞定,并且她动手能力也很棒,因此老师让她当了班级实验组的领头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晓琳不仅仅是个学习好的书虫,她的爱好特别多,爱出去旅游,羽毛球技术也相当不错,还和其他同龄女孩一样,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样的女孩子,当然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2008年,唐晓琳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做出了一个选择:漂洋过海去美国犹他大学继续学习。因为犹他大学的空间物理专业在全球都是顶尖儿的,她觉得只有在那里继续提升自己,未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犹他大学的空间物理专业招生要求特别高,一年只选20个学生。但唐晓琳表现特别出色,成功获得了这所大学的直接读博资格。她没有放弃,最终凭借好成绩和优秀表现,赢得了犹他大学的青睐。

2008年秋天,23岁的唐晓琳告别了祖国,飞到了盐湖城的犹他大学。她暗下决心,打算在五年的时间里修完博士毕业需要的所有课程。尽管她心里明白这路不好走,但她已经做好了迎接各种困难的准备。

过了两年,唐晓琳终于拿到了硕士学位,如愿以偿地成为了Saveez Saffarian教授指导下的博士研究生。

这位教授在犹他大学是病毒物理学方面的专家,但唐晓琳不清楚的是,这位教授的品行不太好——他总是爱给研究生们安排很多繁重的工作,故意拖着不让学生们按时毕业,好把学生们的研究成果占为己有。

唐晓琳做了这位教授的研究生后,由于她研究能力很强,就成了教授得力的免费帮手。

【三、】

在犹他大学读博士的唐晓琳,勤奋是出了名的。她学的这个专业得做超多实验,很多都得重复几百次、几千次。但唐晓琳从不抱怨,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一工作就是十多个小时。有时候为了搞定实验,她还会熬通宵呢。

唐晓琳这个中国女孩,让她的研究生同学们都十分钦佩。在多数美国学生眼里,虽然学业很关键,但他们也不忘享受生活。

这个中国女孩为了学业,真是下了狠心,把几乎所有的爱好都放下了,除了日常吃饭、睡觉,她竟然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这让那些美国学生感到非常不解。

真让人想不通,唐晓琳明明这么拼命,但七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她竟然还没能获得参加博士资格考试的机会。

唐晓琳离世后,有个经历相似的博士生对记者说:在犹他大学念博士,导师通常会在第三年让学生去参加博士资格考试。

唐晓琳读了整整七年书,但Saveez Saffarian教授一直没让她参加那种资格考试,这显然和学校的规定不符。

七年的时间里,唐晓琳在不少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好几篇论文,按理说她早就够格去参加考试了。可奇怪的是,Saveez Saffarian教授一直拖着不给她安排考试,很明显是在故意延迟。

当然了,在Saveez Saffarian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里,唐晓琳不是唯一一个毕业被耽误的,但她绝对是拖得时间最长的。她的那些研究生同学,最晚的五年后就获得了考试资格,唯独她,七年了还是看不到毕业的曙光。

起初,唐晓琳以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没能得到导师的青睐。但后来的情况说明,不管她多出色,就算是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了好几篇文章,Saveez Saffarian教授也好像根本没看见似的。

因为唐晓琳去美国留学时办的签证只有七年有效期,所以到2015年底,她的签证就快要到期了。

没办法,她只好再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把签证期限延长了两年。可这时候,她又碰上个棘手的事儿:出国留学要花好多钱,而她爸妈只是普通上班族,越来越难以承担她的费用了。

每天在实验室里待很久,几乎没有时间跟别人聊天,导师还把自己当成不用花钱的帮手来用,感觉毕业遥遥无期,再加上钱不够花,唐晓琳变得越来越心烦意乱。

她发愁的是,自己已经32岁了,却还在依靠父母,啥也没干成;但要真放手不去依赖,心里又觉得不乐意。这位一直躲在温室里的姑娘,最后竟然得了抑郁症。

唐晓琳的一个同学说,他之前看见唐晓琳在实验室里吃了抗抑郁的药,还关心地问她要不要去看医生。但唐晓琳告诉他,那只是维生素,不是治抑郁的药,因此这位同学后来就没再多想。

他压根没想到,唐晓琳不肯去医院,是因为她手头紧,买不起医疗保险。而在美国,去医院一趟的花费,足够她生活一两个月了!

【四、】

2017年9月30号,唐晓琳被导师安排去旧金山参加一个学术活动。到了第二天,她去了金门大桥南边的迎宾中心,然后给朋友发了条消息,说她打算在金门大桥上结束自己的生命。可遗憾的是,朋友以为她在开玩笑,没当回事儿,也没报警。

唐晓琳离世后,犹他大学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里面说到,唐晓琳的课程被故意拖慢了,她学习的时候经常要做比预计更多的工作,经常得在深夜、周末这些休息时间,在紧张的实验室里做研究。

报告里也说了,犹他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内部关系不太好,没给学生唐晓琳足够的帮助,让她的学业给耽误了;再加上没管好学生签证的事,结果唐晓琳的学生签证半路上就失效了。

后来,犹他大学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又用中文发了一篇关于“唐晓琳事件”的公告。公告中提到,学校会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和危机处理的帮助,积极寻找更多方法协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变化,还会推动校园管理改革,并设立对研究生进行每年评估的课程监管制度。

研究生导师将要参加培训,学习“怎么找出具体的风险点”和“怎样有效协助遇到学术或个人难题的学生”。这次培训希望各位导师更加重视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和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就在犹他大学公布那个声明的时候,唐晓琳的导师Saveez Saffarian教授却急急忙忙地把唐晓琳的资料从自己团队里移除了,很明显是想跟这事划清界限,不想被唐晓琳的死给牵连上。

唐晓琳离世后,她爸妈立马赶到美国,和女儿见了最后一面。瞧着两位老人满头白发、哭得撕心裂肺,在场的唐晓琳的同学也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他们劝两位老人家去找学校讨个公道,让学校查一查Saveez Saffarian教授带的研究生团队,特别是要弄清楚为啥这位教授一直拖着不让唐晓琳毕业。

经过调查得知,Saffarian教授为了管住学生,经常故意在学生间营造紧张氛围,让学生心里打鼓,总怕自己毕不了业,这样就能让学生更拼命地为他干活。在这个教授带的研究生里头,除了唐晓琳,还有好几个学生其实都达到了毕业要求,但也没拿到毕业证。

调查结果一出,犹他大学不仅对Saffarian教授进行了停职处理,还补发了唐晓琳的博士学位,但人都已经不在了,这么做又能改变什么呢?

【五、】

唐晓琳的离世并非独一无二,像这样的悲剧在过去几年里已经重复上演了很多次。

2015年的时候,正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杨艳,在宿舍里突然去世了,这事儿让好多人都大吃一惊。

这个女生,家里从小就穷,但她特别有毅力,硬是跑到美国去读博士。在大家眼里,她总是那么阳光、亲切,浑身是劲儿,可谁又能想到,她心里其实藏着多少绝望、痛苦,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挣扎呢?

杨艳是家里的独苗,去了美国留学,生活费全靠她生病的妈妈在街上摆摊卖水果来挣。

可怜的是,杨艳摊上了一个不靠谱的导师,老是拖着不让杨艳毕业。杨艳心里既难过母亲为她付出那么多,又自责没法及时报答,再加上毕业遥遥无期带来的重担,结果就得了抑郁症,最后酿成了不幸。

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士的葛炜炜,因为学业和导师给的压力太大,就在宿舍里用绳子上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调查发现,葛炜炜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让他想不开去自杀的直接原因,是最近考博士资格时被导师判了“不及格”。这个结果意味着他没法开始写毕业论文,甚至有可能被学校开除。他也试着去找工作,可惜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捞到。

感觉每次过得还不错时,老天爷就像故意跟我作对,不是导师批评我,就是杂志退我的稿,要么实验失败,要么感情出问题,这些事情总是突然就来,给我沉重打击。他在博客里绝望地写了这句话,最后决定用离开这个世界来结束这一切…

唐晓琳离世后,有个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的网友,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曝光了美国一些教授的“恶劣”行为,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这位网友讲道,因为美国的研究生制度让导师拥有了过大的权利,能紧紧掌控学生的前途,因此不少导师把研究生当作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因为美国长期采用雇佣制度来处理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所以很多导师只看重个人利益,把学生当作便宜的帮手,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未来发展。

唐晓琳已经发表了六篇论文,明明达到了博士毕业的标准,可她就是没法毕业,这全都是因为她导师在捣鬼,舍不得失去这么一个得力的助手。

唐晓琳可能压根儿就没琢磨过这事儿:即便博士读不下来,又能咋样呢?

唐晓琳觉得,要是没法毕业,那人生就算是完了,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她压根儿没想过,跟宝贵的生命比起来,学历其实根本算不了啥。

来美国读博士的人,不是个个都能顺利拿到学位的。要是唐晓琳早点看清那位教授的真面目,回国继续学习,以她的实力,肯定也能有个光明的前途。

根据有关部门做的调查,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里,有45%的人得了抑郁症,29%的人有焦虑的问题,这事儿咱们真得好好重视一下了。

唐晓琳走后,她的一位朋友在她的社交媒体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清楚你求学路上有多不容易,可你不知道的是,能好好活着,才是人生头等大事。”

凤凰网报道:一名在美国的中国女博士从金门大桥跳下自杀,学校公布了事情的调查结果。

荔枝网报道:《美国女博士去世,真相揭晓:导师一直拖着不让毕业》

作者:说说心里话的人

#深度好文计划#